新浪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第2页)

此时宋县令正在台上主持,并不知道已经有人不声不响地顶替了他这老父的位置,为他儿子的事跟老师沟通,仍是兢兢业业地在台上主持,请下一位讲官,前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大人上台。

他们排讲座顺序是按着在职时的官职顺序来排的:方提学虽是七品御史,却位卑权重,在京三品大员也要在他面前折腰的,自然无人敢排在他面前;之后便是曾任五品吏部郎中,却早早抛下实权清贵之职,回乡作了一位讲学名士的张郎中;在湖州知府任上告老致仕的王大人;最后才是见任六品通判的桓凌。

张郎中自己开书院授课,讲学经验丰富,并不讲理学,而是讲跟考试有关的基础理论——立国百四十年来,《大学》《中庸》题都出得差不多了,考题最可能出自《论语》《孟子》,而《论语》又是记录孔子言行之书,更可能出题,他便摘了一段“八佾”来讲。

而王知府是做了多年亲民官的,以实务为先,讲的是朱子传人陈淳的《北溪字义》。

陈淳讲“力行为主,致知副之”,较之朱子的说法更合他的心意。不过之前方提学讲了“知行相须”,他不能再接着讲知行,便讲了《北溪字义》中的“敬”。

朱子讲“居敬穷理”,他便从这个“敬”字讲起,给台下众生讲如何持敬修心:无事时心平气静,不神游外物,有事时则心中只装这一件事,不要被第二件、第三件动摇。

虽然跟考试无关,也不是教材主编朱子本人的思想,宋时还是很认真地听了——这个持敬工夫对拖延症也很有用啊。要是真能做到专心一事,不被闲书、杂事、门外卖东西、打球的声音打搅,学习效率肯定能提高不少!

回来写个座佑铭贴墙上。

王知府讲学终了,台下众人照例起身致谢,然后研究该向他提什么问题。宋时飞快地写了一个中庸题折起来,便注目眼前座席,一眼不眨地看着桓凌朝台上走去。

终于轮到他师兄讲课了。

他亲师兄,学问特别好,能考全国前十的!

他的腰板儿悄悄挺直了几分,抖擞精神、抓紧毛笔,只等着记下他整场讲座内容。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

评《诠释与构建——陈淳与朱子学》熊循庆

北溪字义宋陈淳

朱熹与王阳明知行关系比较张慧霞

再谈朱熹的知行观傅小凡

第48章

桓凌坐到讲席上,先看了一眼台下。

从高台上看下面,便见黑压压一片头巾铺向远方,众举子、生员的小动作一览无余:写题目的、与同伴讨论的、找人抄记方才讲学内容的、喝水的、吃果品点心的、无所事事呆坐在位子上的……

他从前给宋时讲学,都是两人并排坐在桌前,面前摊着书讲,今日倒是头一回高坐台上给人讲课,感觉十分新鲜。

若是回头在后衙里布置个略高的讲台、下面安一方桌椅,让时官儿在下头念书,他在上头盯着他讲课,却不知是什么感觉?

桓凌想得心动,目光从那片学子身上收回来,越过宋县令落到他身后的宋时身上,要看看他在做什么——

他什么也没干,正仰着脸看向台上,满含骄傲和期许地看着他。

当初他考中了举人试时,宋时就这样看着他,用一种长辈点评似的神气对他父母说:“明年春闱,师兄必定能点中进士,与老师一样做个清廉忠直、铁骨铮铮的御史。”

可惜他没能参加转年春闱,父亲就已因急病过世。再之后母亲也因忧思过度,悒悒而亡,宋家世伯又远到这边陲为官……直到这么多年后,他才又见着了宋时这样为他骄傲的神情。

他得讲得更好些,别叫前几位讲师压住,好叫他师弟还能这样自豪地向别人夸他。

桓凌垂眸微笑,朗声道:“本官今日要讲的是孟子·离娄上中的淳于髡一节。”也就是后世流传最广,最常被人引来发议的“嫂溺援之以手”一节。

他讲孟子,也和那位张郎中一样,就是为了给考生们做个考前辅导。

考试时虽以四书五经并列,可四书才是人人必修必考的基础,五经则是选修,单讲一经,其他经科的学生便受不到益。所以从方提学开头,四位老师不是讲朱子一脉的理学就是讲四书,皆是考试能用到的知识。

《孟子》七篇共三万四千余字,是四书中最长的一本,故而也是最容易出题的一本,随便截一句甚至一节就是道大题——不像《大学》《中庸》,因考得太多,已经到了省试会试这样的大考都得出截搭题的地步了。

而“淳于髡”这一节句句经典,讲的是读书人该恪守正道的道理,实在有值得考的地方——便是不考,读书人也该用心揣摩遵行孟子之言,庶几不负读书人济天下之志。

他便先从字词讲起:“淳于髡,是齐国辩士……”

我用两个马甲虐哭朋友们  婚后肆爱  重生之不做贤妻  这崽也太好带了叭[娱乐圈]  对不起我就是见钱眼开  带着商场穿六零  假装失忆后情敌说我是他的男朋友  辣文女配翻身记  假纯情(不纯情先生)  重回高三  表妹好心机  雍正皇妃传奇  我那么大一个媳妇呢!  重生之金玉满堂  废材师姐躺成仙  钻石宠婚之妙妻狂想娶  我和高冷老公的隐婚日常  离婚后咸鱼美人揣崽了  白首不相离  他的小心肝  

热门小说推荐
大话之神

大话之神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