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代到中世纪时期
现今的克罗地亚地域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居住,克国北部大量发现了时间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中叶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以北部河谷一带最为密集,大部分重要遗址,如斯塔赛沃、福塞多尔(英语:Vu?edolculture)与巴登文化(英语:Badenculture)等都发现于该区。铁器时代则是以伊利里亚人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以及凯尔特人的ladeng文化遗址为代表。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开始向黑海、地中海、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地殖民,他们第一批于建立起来的殖民地即伊利里亚人与利伯尼亚人(英语:Liburnians)居住的科尔丘拉岛、赫瓦尔岛:114、维斯岛等地:115。公元9年,罗马帝国征服了克罗地亚全境,设为“伊利里库姆省(英语:Illyricum(Romanprovince))”,公元10年,伊利里亚行省被分割为达尔马提亚和潘诺尼亚两部分。罗马统治时间长达500年,期间建设了大量罗马式道路来供大军移防,一路横贯了巴尔干半岛、连结黑海与爱琴海,带给克国诸多罗马文化,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还在公元305年退位时还在斯普利特建立了豪华的宫殿。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帝国,克罗地亚一地被划入西罗马帝国范围内。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民族东哥德人入侵原帝国领土,建立了东哥德王国,但后被东罗马帝国所灭亡。之后有一支民族迁徙到了现在的克罗地亚,成了后来的克罗地亚人,并接受了拉丁人的文明与基督教信仰。不过关于这支民族的起源一直未有定论,最常提出的论点就是“斯拉夫说”与“伊朗说”,前者表示他们是在民族大迁徙期间自白克罗地亚(英语:WhiteCroatia)地区(位于现在波兰与捷克的一部分)迁来的斯拉夫民族——白克罗地亚人(英语:WhiteCroats),而后者则主张克人来自伊朗,克罗地亚人的名称“Hrvat”一词非源于斯拉夫语,最早出现于公元520年前的波斯帝国文献,据伊朗派的推测,很可能为阿拉伯的“Hrvat”部族征服了斯拉夫人,并强加于他们此一称呼,同时自己也被斯拉夫化。
768至814年,法兰克王国征服了巴尔干半岛,克罗地亚也因而被纳为其藩属国,后成立了两个公国——潘诺尼亚(英语:LowerPannonia(9thcentury))与达尔马提亚(英语:DuchyofCroatia)。然而随着法兰克王国国势衰微、克罗地亚的势力日益增强,后者越趋于独立,最终法兰克的统治权也随着米斯拉夫大公(英语:MislavofCroatia)于845年的退位而几乎丧失殆尽:169-170。845至864年期间,特尔皮米尔大公(英语:TrpimirIofCroatia)建立了幅员广大的克罗地亚国家,从公国转为一个实质的封建制国家,尽管承认法兰克王国的地位,但大公拥有克国完整的统治权,他在852年发表的宪章也是克国首次使用“克罗地亚”这个名称的官方文件。法兰克没落后,拜占庭帝国再度征服克罗地亚,克国人民对于依从拜占庭的特尔皮米尔大公之子兹德斯拉夫(英语:ZdeslavofCroatia)十分不满,随后爆发政治动乱,兹德斯拉夫被赶下台,拜占庭的影响力也因此消失。879年,布拉尼米尔(英语:BranimirofCroatia)公爵上台,由于拥有教宗若望八世的支持,克罗地亚也因此成为真正独立、受外国承认的主权国家,布拉尼米尔也成了第一位克罗地亚出身的统治者,世称“克罗地亚的领袖”(DuxCroatorum)。
910年,托米斯拉夫登基。在他为时20年左右的统治期间,克罗地亚不仅取得达尔马提亚和潘诺尼亚的统治权、击溃了后来组成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和保加利亚人的入侵(英语:Croatian–Bulgarianbattleof926)。托米斯拉夫成为克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克罗地亚也就此从公国转为王国。克罗地亚王国在11世纪下半叶的佩塔尔·克雷希米尔四世(1058至1074年在位)与狄米特流斯·兹沃尼米尔(英语:DemetriusZvonimirofCroatia)(1075至1089年在位)期间发展至巅峰。兹沃尼米尔后被人所暗杀,由斯捷潘二世(英语:StephenIIofCroatia)继任王位,而当后者于1091年逝世后,特尔皮米尔王朝(英语:Trpimirovi?dynasty)就此终结。由兹沃尼米尔遗孀(匈牙利国王之女)联合了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一世觊觎克罗地亚的统治权,后更因而出兵克国(英语:BattleofGvozdMountain),为保有领土完整,克罗地亚于1102年以个人王朝(英语:CroatiaintheunionwithHungary)的地位并入了匈牙利,由其国王卡尔曼一世统治,但仍保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之后在12到16世纪长达400年的时间里,克罗地亚王国同时受匈王指派的总督(英语:BanofCroatia)与克国自己的议会所管理。在此期间,东方的奥斯曼帝国正崛起扩张,西方威尼斯人一直想夺取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控制权,克罗地亚倍受威胁。时至1428年,威尼斯已获得达尔马提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唯受奥斯曼保护的杜布罗夫尼克例外(后来该市发展成了拉古萨共和国,成了当时亚德里亚海唯一能与威尼斯匹敌的城邦)。1463年,奥斯曼征服了克国邻近的波斯尼亚全境,与克国相接壤,后对其发动侵略战争(英语:HundredYears'Croatian–OttomanWar),于1493年的克尔巴瓦原野战役(英语:BattleofKrbavaField)与1526年的摩哈赤战役中彻底打败了克匈联军,匈王拉约什二世本人也在1527年死于摩哈赤。由于畏惧奥斯曼的统治,克罗地亚贵族议会于1529年宣布归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承认斐迪南一世为新的克国统治者,作为交换,斐迪南一世必须对抗奥斯曼帝国,同时要尊重克国人的政治权益。
哈布斯堡王政至奥匈帝国时期
由于奥斯曼帝国军的连捷胜利,奥地利当局于1538年将克罗地亚一分为二,分作平民区与驻军区,后者由帝国政府派遣的军事长官控制,居民都被武装了起来、协助奥军。1593年,奥斯曼在锡萨克战役(英语:BattleofSisak)中败于克罗地亚,这是前者近百年来的扩张战争中遭受到最惨重的失败之一,两国在边境地带的力量也转为均势。连年与奥地利的战争使奥斯曼帝国的国势趋弱,在1667至1698年的“大土耳其战争”期间,奥军收复了斯拉沃尼亚和大部分原克罗地亚领土,但仅剩波斯尼亚仍在奥斯曼控制之下,这个结果进而造成现在波克两国的边界划分。南方的达尔马提亚也同样在第5与第7次奥斯曼帝国—威尼斯战争(英语:Ottoman–VenetianWar(1714–18))中决定了其归属。与奥斯曼的战争对克罗地亚的人口结构造成强烈的冲击,许多克人移民到奥地利,现今奥国布尔根兰州的克人即是当时移民者的后裔。为了取代这些逃亡的克人,哈布斯堡王室呼吁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东正教徒移入克国的驻军区,特别是在1690和1737至1739年之间,塞尔维亚人迁入克国达到最高峰。在奥斯曼撤军后,这些居民并未离去,就成了日后克国境内的塞族聚集地——克拉伊纳(英语:Krajina)。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后拿破仑崛起、向外扩张,奥地利也参与了反法战争,在1805年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被法国打败,被迫割让部分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予法,拿破仑再将这些并入其从属国意大利王国,引入法国法律进行改革,取消了贵族特权、纳税平等、促进教育,这段期间里,克罗地亚经济高度繁荣。1809年,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爆发,奥军再度战败,拿破仑取得整个伊斯特拉、萨瓦河右岸到乌纳河之间的克罗地亚地区,设置了伊利里亚省控制其领土,用于封锁中欧透过亚得里亚海和英国之间的联系。1813年,法军已江河日下,奥军重新占领了伊利里亚省,在维也纳会议后再并回奥地利,后者便建立了达尔马提亚王国,并将沿海地区重新划给克罗地亚王国统治,而两者皆臣服于哈布斯堡的统治之下。
1830与1840年代盛行的浪漫民族主义令克罗地亚民族主义重新复苏,催生出高唱统一哈布斯堡帝国内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伊利里亚运动”,并透过克罗地亚著作和文化的传播,使克罗地亚语成为一种标准语言,用以对抗匈牙利语。1848年,帝国内匈牙利地区爆发革命,克罗地亚人选择与奥地利站在同一阵线,并于1849年一同打败了匈军,随后,克罗地亚进入了一段日耳曼化时期。1860年代,奥地利由于政治上的疲弱,被迫通过“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来与匈牙利王国成立“共主邦联”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其中克罗地亚地区被划给了匈牙利管理,地位根据1868年发布的《克罗地亚匈牙利妥协协议》制定,克罗地亚王国和斯拉沃尼亚再度统一,达尔马提亚王国则实际上由奥地利控制,里耶卡则保持着独立个体(英语:Corpusseparatum(Fiume))的状态。在奥匈帝国根据《柏林条约》吞并波黑两省后,克国驻军区也跟着被废除,并于1881年根据《克罗地亚—匈牙利协议》回归克罗地亚控制。奥匈帝国内部以法兰兹·斐迪南大公为首推行将国家改为实质联邦制的构想,克罗地亚也将成为其中一个联邦单位,但这些努力随着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终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南斯拉夫王国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动员的700万军队中有50万克罗地亚人,后者曾在西线、意大利、巴尔干和东线作战,付出了137000名士兵、109000名平民死亡的损失,包括战事的伤亡、各种流行病与饥荒。1918年10月29日,克罗地亚议会宣布自奥匈帝国独立,并联合成立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同年12月4日,该国与塞尔维亚王国建立了联盟,后改建为一个统一的王国——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不过,在新独立国家中的塞尔维亚人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的霸权政策,从政府机关到宗教部门,克罗地亚人都受到歧视与排挤。1921年时,国家通过《维多夫丹宪法(英语:VidovdanConstitution)》,规定国家实施中央集权体制、不承认南斯拉夫存在不同的民族,取消了克罗地亚人的自治权,这受到长久以来提倡国家施行联邦制的克国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反对,其中反对最大力的是斯捷潘·拉迪奇领导的克罗地亚农民党。令克人和王国政府关系更为紧张的是1928年6月20日,发生了塞尔维亚议员在国民议会(英语:ParliamentofYugoslavia)上对拉迪奇开枪射杀的事件,引爆萨格勒布的学生、工人、市民大规模示威游行,在与警察冲突的过程中又有三名学生被打死,场面更为混乱,最终导致王国的摄政王亚历山大一世于1929年1月6日发动政变,废除宪法、解散国民议会、取消所有政党,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欲运用镇压方式扑灭本事件。
南斯拉夫王国政府的独裁统治令克罗地亚人强烈不满,权利党(英语:PartyofRights)zhuxi安特·帕韦利奇也因此认定透过谈判无法达成目标,需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克罗地亚国家,便辗转于他国取得物质支援,建立了非法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克罗地亚护国军(后改名为“乌斯塔沙”),在当局铁腕镇压后,乌斯塔沙旋即逃往和南斯拉夫关系不好的意大利王国,潜伏等待时机。亚历山大的独裁于其在1931年颁布新宪法时终止,该法再度宣布南斯拉夫只存在一种民族的说法,并以此让国家组织由单一民族掌握合法化,同时也将国名自“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改为“南斯拉夫王国”。继承拉迪奇党zhuxi职位的弗拉特科·马切克(英语:VladkoMa?ek)也继续领导农民党,提倡南斯拉夫联邦化,经过长期的协商,南斯拉夫首相拉吉沙·兹韦特科维奇与马切克达成协议,于1939年8月27日签署《兹韦特科维奇–马切克协议(英语:Cvetkovi?–Ma?ekAgreement)》,允许建立拥有高度自治权益的克罗地亚省。南斯拉夫中央政府保留控制国防、国内治安、外交、贸易和运输的权力,其余事务都交给了克罗地亚的议会处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4月,南斯拉夫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意大利出兵巴尔干半岛,随后联合盟友匈牙利王国及保加利亚王国进攻南斯拉夫,随后遭到支解,旧有克罗地亚省、波斯尼亚地区和斯雷姆等地被组成了服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其中意大利王国迫使克罗地亚签署条约割让了部分的达尔马提亚地区,匈牙利也取得了巴兰尼亚的北克罗地亚地区与梅吉穆列县等土地,保加利亚则分得了马其顿大部分领土。5月罗马条约签订后,意大利王子艾蒙内公爵被任命为形成上的克罗地亚国王并成为意大利的保护国。克罗地亚领导人安特·帕韦利奇与其领导的法西斯组织乌斯塔沙接掌了独立国的控制权,实施恐怖统治,对犹太人展开迫害、将塞尔维亚人与罗姆人关押到集中营进行种族清洗式的屠杀(尤其著名者为雅瑟诺瓦和斯塔拉·格拉迪斯卡集中营(英语:StaraGradi?kaconcentrationcamp)。据估计,克国在战前有着39000名犹太人定居,战后仅9000人幸存,多已被克国当局或德军杀害,要不就是被驱赶到德国。其中有一个位于帕岛的集中及灭绝营于1941年8月因污染当地水源及对待受害者的手段太残酷被当地意大利驻军强制关闭。
轴心军占领后不久,南国境内即出现了抵抗运动,分别在德国、保加利亚占领区及意大利占领区,其中克罗地亚独立国境内最多。1941年6月22日,“第1锡萨克游击支队(英语:SisakPeople'sLiberationPartisanDetachment)”于克罗地亚的锡萨克一地成军,为德军在南斯拉夫、乃至欧洲占领区第一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军事单位,这一天后来也成了克罗地亚的“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日”。日后出现了由克罗地亚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领导的共产党多民族反抗军——“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这支部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后来在1943年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中获得同盟国的承认。苏联军占领了罗马尼亚王国及保加利亚王国后开始协助反抗军,并得到了盟军的装备、后勤、训练、空中力量的支持,人民解放军同后者于1944年发动了贝尔格莱德攻势,打败了德军,控制南斯拉夫全境,并在1945年5月推进到了德国本土奥地利地区和意大利国界,后于“布雷堡遣返事件”中屠杀了数千名乌斯塔沙战俘和克罗地亚难民。1942年11月26日,为决定战后南国命运,南斯拉夫共产党与其余反抗势力组成“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得到战后以民族平等为基础上的联邦制国家之共识,也因此在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各地区之民族创建各自的“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克罗地亚为最早建立该会的地区。1943年6月13日,“克罗地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英语:StateAnti-fascistCouncilfortheNationalLiberationofCroatia)”诞生,宣称成为克罗地亚人民的最高政治机构。1945年4月14日,克罗地亚民族政府成立,大部分成员为共产党人。5月8日,人民解放军开进独立国首都萨格勒布,宣布克罗地亚独立国灭亡。
总计下来,共约有47万克罗地亚人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其中有23万人配有武装。至少有50万塞尔维亚人在二次大战中被独立国的乌斯塔沙所杀,而克罗地亚人(包括武装反法西斯或是与轴心国合作者)也有约20万人死亡。
南斯拉夫共和国至独立
二次大战结束后,克罗地亚以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身份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再度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由“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主政,实行一党专制,铁托为国家zuigaolingdaoren。然而自从苏联与南斯拉夫交恶后,原仿效苏联体制的南斯拉夫一改原有的中央集权政府结构,开始积极将权力下放,经济也走上颇富弹性和积极性的“工人自治”模式,也因为如此,在1953至1963年,克国与南联邦其他地区一样,历经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国社会出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而后更是升级为民族问题,克罗地亚人和联邦内人口最多的塞尔维亚人也因为二战彼此的迫害而存在着仇视,广布于经济、宗教、文化等层面,也因此要求更大的自主权。联邦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以“分裂国家”之名拒绝克国人的要求,相关人员也遭到惩处,更加深克人的不满,部分激进者甚至发起恐怖行动。1971年,克国发生了“克罗地亚之春”事件,三万多名克国大学生罢课,要求联邦修宪、允许克国拥有自己的军队和支配其经济的权力,而联邦政府以镇压方式处理,党内高层遭到清洗,多名参加者被捕入狱、开除出党。即使如此,铁托为安抚情势,还是在1974年发布新宪法,允许各共和国更多的自治权,这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克罗地亚之春”运动的目标,也为后来克国脱离联邦独立提供了法源依据。
1980年代,南联邦内长期累积的各种弊端接连爆发,不但先后遭逢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科索沃动乱,80年代末又发生了东欧民主化革命,两者塞克两民族各持不同态度应对,克罗地亚要求独立作主、脱离联邦,并采取了撤回联邦军队的部分克人、停缴政府预算、示威等行动,而塞尔维亚则提倡维持联邦的统一性,要求联邦收回下放给各共和国的权力。政府则自威望崇高的铁托于1980年5月4日去世后,对局势逐渐丧失了控制力。1990年1月,南联邦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召开会议,克罗地亚正式要求重组联邦,将政体改为一个各共和国间更为松散的联邦,但遭到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的反对,克国代表因而宣布无限期退出代表大会。同年,克罗地亚举行了首次的多党选举(英语:Croatianparliamentaryelection,1990),强硬主张独立的弗拉尼奥·图季曼获胜,更加提高了局势的紧张。克国境内的塞尔维亚人(英语:SerbsofCroatia)认为自己将沦为同当年二次大战的乌斯塔沙迫害的对象,因而选择离开克国议会,宣称将自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脱离克罗地亚而独立。1991年6月,克罗地亚正式宣布从南联邦独立(英语:IndependenceofCroatia),其法律效力自同年10月8日起生效。
独立宣言后,南斯拉夫人民军及塞族的准军事部队与克国部队的武装冲突逐渐升级,最终在1991年末引爆了克罗地亚的独立战争,战争爆发后,克罗地亚当局控制的实际领土仅原有的三分之二。1992年1月15日,克国的独立得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承认,随后联合国也于1992年5月22日接納克国为成员国。在联合国调停介入下,克国境内的战事逐渐平息,但克罗地亚政府与塞族独立政权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为了巩固独立成果与结束战争,克军动员10万大军于1995年8月发动“风暴作战”,迅速瓦解了“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政权,结束其境内的军事对抗。1995年11月,克国与塞族政权签订《阿尔杜特协议(英语:ErdutAgreement)》,年底又签订《代顿协议》结束与联邦军在原南斯拉夫其他地区的战事,收复大部分的失地。1998年1月15日,联合国驻克罗地亚行政当局将权力正式移交克国政府,克罗地亚正式完成了全国统一。
独立战争结束后,图季曼以将克国建设成现代化欧洲国家为目标展开转型,包括与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关系逐步正常化、争取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权力融入中欧的经济和文明体制,却遭逢一系列的障碍,不仅在私有化过程有大量腐败案件,又受到外国金融危机和科索沃战争的影响,国内经济大幅衰退,在国际上也呈现半孤立状态,人民因而对执政长达十年的“克罗地亚民主联盟”渐感失望。1999年12月10日,图季曼因病去世,克罗地亚民主联盟的时代已跟着结束。
2000年初,克国成立了由斯捷潘·梅西奇总统与伊维查·拉昌(英语:IvicaRa?an)总理为首的中间偏左新政权。梅西奇承袭图季曼的外交政策,并于2000年11月30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在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严查贪污腐败、消除官僚主义、解决失业问题,提供外国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克罗地亚的经济因而快速成长,于2002年增长率达5.2%,为欧洲国家中速度最快的一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克罗地亚位于中欧的东南边缘,巴尔干半岛的西北,亚得里亚海东岸。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北部的邻国是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东面和南面则是塞尔维亚与波黑。?总面积56594平方公里。
气候
欲夜撩心:傅总的金丝雀她不好惹 禁止离婚陆少夜夜跪地轻哄 末世:开局网购一只写轮眼 末日救赎之歌 说好御兽成神,结果你一拳爆星? 欧颜司夜辰 大明嫡子 踏神界逆九州废物七小姐权倾天下苏七姜落言温如初全文免费完结版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阵问长生 将门成凰,战神王妃杀疯了 抗战之烽火燃血 长生从学习开始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18号公寓 撕裂焰火 重生2003:智霸科技界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不是谋杀的谋杀
...
...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